近日,北京农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承接山东省巾帼“头雁”赴京研学培育项目,组织60名山东巾帼“头雁”开展了为期3天的实践研学。通过实地考察、线上交流、集中研讨等多元形式,学员们深入农业特色种植、休闲农业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学习,为京鲁两地乡村产业协同发展与“头雁”群体互动注入新动能。
本次研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,紧扣“头雁”培育要求,聚焦北京“大城市小农业”特点,系统学习农业科技创新、农文旅商体融合等核心内容,旨在提升学员干事创业能力,推动两地产业集群共建与“头雁”培育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多元形式探经验,典型案例树标杆
研学路线以“头雁学员+典型企业”双维度展示北京乡村振兴成果为初衷,活动覆盖设施农业、特色种植、循环农业、休闲农业、电商直播等多领域,通过“实地走访+线上赋能+深度研讨”实现从田间到云端的全场景学习。

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智能堆肥技术,加深了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解;接触有机种植创新技术与农文旅融合模式,感受到“十年改荒土为净土”背后敬畏自然、以诚为本的有机农业内核;观摩智慧设施园艺技术,见证技术创新如何打破国外垄断、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;

考察以有机果蔬种植为核心、融合观光采摘与“民宿+休闲+农业”综合性农业企业,感受通过主题手工、非遗伴手礼开发及艺术赋能推动乡村IP建设,体会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。

学习国宴大桃的销售模式“互联网+大桃”模式(开发“绿谷大桃APP”),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。

线上“乡村直播带货”课程,“新媒体助农”路径解析为学员打开电商新思路;围绕“经验本土化”“联农带农共富”的集中研讨,则让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梳理出可落地的创新方向。
二、共话未来促协同——京鲁“巾帼”头雁携手绘就新篇
此次研学行程覆盖北京7个涉农区9个头雁企业,共10门研学课程,头顶烈日1000多公里的奔波,学员们始终保持高涨学习热情。
山东头雁带队老师说“北京在农业科技创新、三产融合、联农带农等领域的探索,为我们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‘解题思路’。”巾帼头雁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不仅是经验的汲取,更是发展思路的拓展。通过学习北京的先进经验,将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带回新的思路和方法,进一步推动共同书写京鲁协同发展的新篇章。
北京农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王绍辉结合后期课程满意度调研反馈,提出未来将推动两地在品种更新、技术共享、市场对接等领域深化协作,以“头雁领航”带动“群雁齐飞”,并通过案例汇编、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研学成果,搭建北京“头雁”与京外“头雁”的交流平台,助力更多“头雁”成长为乡村振兴“领路人”。
